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核辐射防护知识

2014-10-23 23:33:31点击:
核辐射防护知识

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需求日增的一个方法,但在享用核电站的电力时,我们也要承受万一发生核事故的风险。因此,制定一套应付核事故的防护措施是必需的。

一、防护装备

1.服装装具:普遍衣服、雨衣在一定范围内均能屏蔽或减轻光辐射烧伤。衣服以浅色(尤以白色)、宽敞、致密、厚实的比深色,紧身、疏松、单薄的好。氯丁胶雨衣、防火布比普通衣服好。

2.防护器材

(1)聚氯乙烯伪装网;利用核爆炸闪光作为光电启动形成水幕屏障,对光辐射有效好的防护作用。

(2)偏振光防护眼镜对光辐射所致视网膜烧伤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可供观测、驾驶和执勤人员使用。

(3)坦克帽、耳塞或棉花等柔软物品塞于耳内,均能减轻鼓膜损伤。

(4)用任何可以挡住射线的物体,如军用水壶等,遮盖身体躯干有骨骼的部位,可减轻核辐射对造血的损伤。

对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

核武器虽然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掌握其致伤规律,做好防护工作,就能免疫或减轻核武器损伤.对核武器的防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战时积极摧毁敌人的核设施,拦截、摧毁来袭的核导弹和飞机,按防原要求步署和配置部队;组织城市人口疏散;构筑防护工事;研制和使用防护装备和措施;组织辐射侦察;组织抢救伤员。消除沾染,抢修被破坏的设施;采用医学手段防止或减轻核武器损伤。

    除采用军事手段摧毁敌人的核力量的积极防御外,在各种防护措施中,以工事防护为主,工事防护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工事防护又以防冲击波为主,凡能防冲击波,一般也能防其它杀伤因素。在整个防护中医学防护是辅助性的,但它是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预防放射损伤。

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内容广泛,任务艰巨,必须做到军队防护与人民群众防护相结合,医学防护与其它各种防护相结合,群众性防护与专业技术分队防护相结合,使用制式装备防护与开展简易防护相结合。这样,军地实行统一指挥领导,组织协同,人力物力上互相支援;既放手发动群众,又发挥专业分队的骨干作用;既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装备器材的优势,又能因地制宜发挥简易防护措施的作用。

二、个人防护

听到空袭警报,人员应立即进入邻近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迅速疏散隐蔽。

遇到核袭击时,发现闪光,应立即采取下列防护行动。防护效果取决于防护动作的迅速、果断和正确。

1.进入邻近工事,发现闪光,立即进入邻近工事,注意避开门窗、孔眼,可避免或减轻或损伤,如一次百万吨级氢弹空爆试验时,利用闪光启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先后进入工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防护效果。进入工事越快,效果越好。

2.利用地形地物:邻近无工事时,应迅速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如利用土丘、土坎、沟渠、弹坑、树椿、桥洞、涵洞等,均有一定防护效果。例如,在一次百万吨级空爆试验中,隐蔽在120cm高的土坎后和涵洞内的狗无伤活存,而开阔地面上的狗受到极重烧冲复合伤,分别于伤后第2和第4天死亡。

3.背向爆心就地卧倒:当邻近既无工事又无可利用的地形地物时,应背向爆心,立即就地卧倒。同时应闭眼、掩耳,用衣物遮盖面部、颈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以防烧伤,当感到周围高热时,应暂时憋气,以防呼吸道烧伤。

4.避免间接损伤:室内人员应避开门窗玻璃和易燃易爆物体,在屋角或靠墙(不能紧贴墙壁)的床下,桌下卧倒,可避免或减轻间接损伤。

三、工事防护

工事防护是对核武器和各种防护中最重在最有效的措施。工事可分为平时有计划地构筑的各种永备工事和临战时根据任务和条件构筑的各种野战工事两大类。根据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特点,在工事构筑上着重考虑:对光辐射防护,主要取决于隐蔽区的大小及构筑材料的防燃性能;对冲击波防护,主要取决于工事的抗压能力和消波密闭性能;对早期核辐射防护,主要取决于工事构筑材料对核辐射的减弱能力和厚度;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主要取决于工事构筑材料对核辐射的减弱能力和厚度以及密闭性能。综上所述,对核武器防护效果理想的工事,在构筑上必须要求有坚固的抗压防震强度,优良的消波密闭性能和足够的防护层厚度。多种工事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护效果。由于工事构筑材料、结构、形状、内部设施等不同,防护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四、体表和体内沾染的防护

 (1)使用防护器材:人员处在落下灰沉降过程中,或通过沾染区,或在沾染区内作业时,应根据沾染程度和当时条件,采取防护措施,或穿戴制式的个人防护服装,或利用就便器材,凡能挡灰或滤灰的器材对落下灰均有防护作用,例如戴口罩或用毛巾等掩盖口鼻,扎紧领口、袖口和裤口,戴上手套、穿上雨衣或披上斗蓬,塑料布、床单等,脚穿高统靴,对于防止落下灰进入体内和沾染皮肤有良好的效果。

(2)利用车辆、工事、大型兵器和建筑物进行防护。

(3)服用碘化钾:在进入沾染区前,每人口服碘化钾100mg。如事先未服用,在撤离沾染区后应立即补服。碘化钾可有效地减少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沉积量。

(4)遵守沾染区的防护规定: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一些必要的规定,例如: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器材。不得随意脱下;尽可能减少扬尘,不得随地坐卧和接触污染的物品;不得在沾染区内吸烟、进食,饮水须用自带的清洁水;如在沾染区内停留时间较长,必须进食时,应选择沾染较轻的地域,在工事或帐蓬内进行,使用自带的清洁食品。

(5)洗消和除沾染:人员撤离沾染区后和对疑对沾染的物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沾染检查,超过控制值应洗消和除沾染。

核能的利用首先涉及军事领域,历史上发生过日本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袭击及核武器试验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面积污染,引起对健康和生命的持久威胁;人们多不熟悉核事故,发生后又难以控制,认为是可怕的灾难性的;辐射不仅能造成受照者早期损伤,还可能诱发白血病、癌症或影响后代的遗传效应。这种恐核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流传,成为核设施正常运行及发生核事故时,影响公众社会心理反应的关键性因素。国外几次重大核事故的经验证明,核事故可造成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学影响,其后果是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身体健康,干扰、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危害可能比辐射本身导致的后果更严重。

(来源:深圳热线)